依據我縣及全省草地貪夜蛾發(fā)生情況、我縣玉米等寄主作物種植布局和夏季氣候特點等因素綜合分析,草地貪夜蛾發(fā)生趨勢及依據預報如下:
一、發(fā)生程度
我縣春玉米草地貪夜蛾輕發(fā)生;夏玉米中等發(fā)生;遲播夏玉米、秋玉米偏重以上發(fā)生。
二、主要為害作物和時期
草地貪夜蛾主要為害玉米,局部為害高粱等其它作物;主要取食心葉、雌穗、雄蕊等幼嫩部位。
幼蟲主要為害期:春玉米為6月上旬-6月下旬,夏玉米6月中旬-8月上旬,秋玉米8月中旬-10月中下旬。
三、預測依據
1、遷入時間偏晚、前期發(fā)生輕。今年我縣草地貪夜蛾始見日為5月26日,始見日比去年偏遲5天,與前3年同期比,具有遷入蟲量低、前期發(fā)生范圍小、為害輕的特點。目前,草地貪夜蛾處于零星發(fā)生期,目前,田間平均百株蟲量約0.2頭,玉米被害株率平均0.5%,最高1.5%。
2、梅雨期氣候不利遷入為害。據武漢區(qū)域氣候中心分析,我省6月中旬前期入梅,7月上旬出梅,出梅入梅時間均偏早,梅雨期偏短,總雨量偏少,強度較常年偏弱。梅雨期及汛期天氣條件不利于草地貪夜蛾遷入和為害。
3、種植條件利于其發(fā)生為害。我縣各地玉米種植分散、播期不一致,且春、夏、秋三季玉米多插花種植,鮮食甜糯玉米面積占比較大,橋梁田塊多,有利于草地貪夜蛾繁育和為害。
四、防治技術
根據今年草地貪夜蛾發(fā)生特點,重點做好夏玉米和秋玉米田間防治工作,把危害損失降到最低。
1、理化誘控。在玉米田布設性誘劑誘殺成蟲。
2、生物防治。在成蟲產卵初期選用蘇云金桿菌、球孢白僵菌等生物農藥防治,滅殺低齡幼蟲。
3、化學防治。應急防治可選用15%甲維·茚蟲威懸浮劑、30%氟鈴·茚蟲威懸浮劑、20%氯蟲苯甲酰胺等殺蟲劑,在低齡幼蟲期實施統(tǒng)防統(tǒng)治和聯防聯控。
各級各地農業(yè)技術部門要充分認識草地貪夜蛾危害的嚴重性,落實好各項監(jiān)測防控措施,確保不出現連片成災和大規(guī)模擴散遷出現象,保障玉米豐產豐收。
擬稿:柯圣黃 審核:林先松 簽發(fā):劉會江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